【国宝】
本宫供品古神宝类
蒔绘箏

这架古筝是供奉于神殿的祭神宝器之一,被指定为国宝。此类乐器在奈良时代(710-794)从中国传入,并因用于宫廷雅乐演奏而备受贵族社会青睐。然而,此古筝并没有任何被使用过的痕迹。“筝”作为一种拨弦乐器,琴弦通过筝体上的雁柱排列,用指甲拨弦演奏。其筝体用金粉蒔绘的技法绘出流水、植物等美丽的景色,呈现出如大理石般的纹理。除金银粉外,还独具匠心地使用了铜粉。装饰内容包括云、飞鸿、蝶、鸳鸯,甚至罕见地描绘了蜂和蜂巢。十分有趣的是水平方向看似流水的纹样,垂直角度看时则像飞鸟翱翔于悬崖之间。这种细致入微的刻画被认为是平安时代(794-1185年)工艺的杰作。尽管漆面剥落严重,但箏的边缘仍存留着采用华丽的“沃悬地螺钿”(在漆面上施金银蒔绘,然后镶嵌贝壳的精致螺钿工艺)技法制成的“宝相花纹”(意为“尊贵的花卉纹饰”,由牡丹、莲花等花卉组合而成)。该古筝是极为贵重且罕见的日本漆工艺作品。